- 首页
- 男生小说
- 赘婿
赘婿
蔡宜珮
74123万字
26477人读过
连载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发现1份“冷冻猪颈骨”外包装核酸检测阳性******1月22日16时55分,苏州工业园区在对进口食品开展常态化检测中,发现某食品公司进口的1份“冷冻猪颈骨”外包装核酸检测阳性。园区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食品封存、环境消杀、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相关人员全部落实集中隔离。经查,该批货物于1月20日运入仓库,未流入市场。截至目前,已采集相关货物、环境、人员样本50份,核酸结果待出,后续将及时向社会公布。(总台央视记者刘湘攸)【编辑:叶攀】
最新章节:第521章 重生之完美时代(2021-04-21 21:35:15)
更新时间:2021-04-21 20:52:09
蔡靖雯
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网络借贷存量风险大幅压缩******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网络借贷存量风险大幅压缩本报北京3月1日电(记者王俊岭)记者日前从中国银保监会有关部门了解到,在相关部门和各地方的共同努力下,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决定性成效,网络借贷机构已全部停业,存量风险大幅压缩,监管制度逐步健全。据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国务院金融委领导下,专项整治工作严格遵循“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原则,坚持底线思维,稳中求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严格规范“现金贷”“校园贷”等业务,开展全行业合规检查;建立网贷风险实时监测系统,上线网贷机构数据报送系统,将在营平台的交易支付、资金头寸、逾期情况、股东和实控人关系网络等都纳入有效管控;严禁新注册成立网贷机构,严禁网贷机构随意变更股东;对50余家高风险机构进行反洗钱核查,全面掌握资金状况和流向等。与此同时,对违法违规经营情节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的机构,公安机关主动出击,及时立案打击,缉捕外逃犯罪嫌疑人近百名,形成强大震慑。该负责人表示,目前网络借贷领域风险形势已发生根本好转。下一阶段工作重心将转向网贷机构存量风险处置和网贷风险监管长效机制建设。一是强化管控,严禁开展新的网贷撮合业务,督促有关机构制定明确的兑付工作计划和应急预案;二是创新工作方法,综合运用机构转型、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协助化解等多种方式,提高出借人清偿率;三是坚决打击恶意逃废债,推动更多机构接入央行征信系统;四是加快司法审判和资产处置进度,加大涉案资产追缴处置统筹力度,及时披露处置进展,回应出借人合理诉求;五是健全网贷风险监管长效机制,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加快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合理分工的金融机构体系,满足社会对金融服务的多样化需求,从源头上抑制民间违法金融活动的滋生。“下一步,银保监会将持续抓好补齐监管制度短板工作,进一步完善银行保险监管制度体系,全力构建风险防控的长效机制,持续引领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发展。”该负责人说。【编辑:王思硕】
孙洁瑄
视频直播家乡年,云上年味儿飘四方******视频直播家乡年,云上年味儿飘四方报纸杂志光明日报2021年03月03日星期三作者:曹兰胜《光明日报》(2021年03月03日13版)【热点观察】今年春节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注定是特殊而难忘的。有人响应号召就地过年,有人遵守防疫规定居家隔离,有人自觉回避人头攒动的街头,这个年似乎要与热闹绝缘了,但是云上的年味儿飘得更远,线上的热闹还能一直保鲜,打开一部手机或一台电脑,家乡年就在身边。无论是游子归乡,还是异地过年,这样的年味儿或许都曾给人带去慰藉和温暖。1、透过屏幕“闻到”熟悉年味儿对于每个中国家庭来说,年夜饭都是春节期间的重头戏。今年春节,一家团聚共享年夜饭的形式有所变化,很多家庭通过视频电话将两桌或多桌丰盛的年夜饭“拼”在一起,一边云上觥筹交错,一边在家庭群里“让红包飞一会”,在春晚直播的欢喜氛围里,一家人好不热闹。那些透着手机屏幕都能“闻到”的扑鼻香味,既饱含着家人满满的爱与祝福,更浓缩着父母亲人从进入腊月就已经开始的忙碌。在全国很多地方,每年置办年货,赶大集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年画、零食、各种肉食蔬菜、烟花爆竹等让人目不暇接,集上走一遭,购物车逐渐丰满起来,年也就开启了。今年受疫情影响,一些地方的集市热闹不比往年,然而,云端的大集,不仅有效补充了线下集市的缺位,更呈现出另一种热火朝天。春节是民俗活动和非遗实践最集中的时期。1月24日至今,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携手多家电商共同在云上开启的“非遗牛年大集”仍在火热进行。非遗美食、非遗直播、非遗年货、非遗技艺、非遗故事等不仅让人大开眼界,更让身在各地的异乡人的乡愁得到了慰藉。“非遗牛年大集”为不能回乡的人们搭建了一座情归乡里的“云桥”,也为非遗传承人搭建了一个走进千家万户的舞台。各地非遗传承人走进直播间,秀技艺,显身手,展现非遗魅力;北京东来顺羊肉、天津桂发祥十八街麻花、上海老城隍庙梨膏、浙江绍兴女儿红黄酒等老字号美食,老香斋的云片糕、沟帮子的熏鸡等地方传统美味,摆上云端年货架,香飘万里,让人望眼欲穿。手机一点,足不出户即可体验到年货上门的喜悦。春节期间,“非遗牛年大集”火热进行,各地的年货大集也争相上线,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听乡音、解乡愁,透过屏幕“闻”到熟悉的年味儿。2、打开视频“触摸”家乡非遗中国年俗文化博大精深,民俗风情色彩斑斓,全国各地过年的民俗文化活动更是丰富多彩、五花八门。对于习惯了排除万难回家过年的中国人来说,就地过年无疑是一次全新体验。如何保障无法回家过年的人就地感受家乡年的文化味儿,相关部门可谓煞费苦心,比如文化和旅游部精心组织的“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等系列活动,通过发动各地百姓参与,将“家乡年”搬上云端,让人无论身在何地都能感受到家乡近在咫尺,触手可及。各大短视频平台、社交网络平台、音乐平台积极参与策划,聚焦各地非遗,开设展播专区,让人打开视频即可“触摸”到记忆中的年俗。在各类平台的相关展播专区,“寻味非遗年过家乡的节”“直播见非遗云上有年俗”“主播带你逛家乡年”“我记忆中的乡音年味”等参与者众多,短视频博主或主播等多角度记录符合当地疫情防控规定的民俗活动的全过程及相关年俗场景,“家乡腊八节”“家乡除夕夜”“家乡的春节”等,点开专栏即可浸入热闹氛围。为了方便活动现场的人与异地过年或居家过年的人连线互动,一些平台不仅设置了问答,还搭建了互动投票通道,号召网友为家乡的非遗项目助力,通过投票,评选出最受欢迎的“视频直播家乡年”非遗视频榜单。我国与春节、元宵节相关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有200多项,如龙舞、狮舞、年画、剪纸、抬阁、灯会、庙会等。每年春节、元宵节是全国各社区、乡村开展非遗展示展演和民俗活动的重要时间节点。今年春节期间,各地相关部门、各大平台和广大网友的积极参与在线上营造出一种非遗年俗争霸赛的壮观景象。如湖北省老河口木版年画、鄂州雕花剪纸等非遗短视频在专题区引发围观;贵州省组织“非遗陪你过大年”系列活动,在短视频平台组织开展“贵州非遗抖起来”短视频话题挑战赛活动,鼓励网友将镜头对准省内春节、元宵节相关民俗活动以及非遗项目、非遗传承人、手工技艺等,相关非遗迅速成为当地群众争相挖掘的宝藏;上海的浦东绕龙灯、豫园灯会等传统民俗活动尚未开启,已经有网友迫不及待地“预定”短视频或直播。3、穿越网络“置身”联欢现场不知从何时起,有人开始感叹“过年不热闹了”。但是,各地乡村春晚(简称“村晚”)的网络联动和流行将社区与乡村的热闹再次点燃。经过多年的发展,“村晚”从各区域的“小欢喜”发展成遍及全国的“大联欢”,从乡村小舞台走向社会大舞台,各地群众演出和观看的参与度均在逐年提高,越来越多的某地首届“村晚”开始涌现。今年春节期间,在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规定的前提下,各地依然创排了系列特色节目,通过网络直播将家乡观众邀请到云现场,在丰富多彩的联欢中实现云团圆。2020年年底,由文旅部公共服务司等部门联合举办的“欢乐过大年·迈向新征程”——我们的小康生活2021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启动,全国各地用反映群众身边人、身边事、身边情的节目,展现广大农村地区的乡土气息、民风民情和人文底蕴,倡导文明过节新风尚,反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丰硕成果。2月4日,“我的‘村晚’我的年”——2021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云直播晚会上线后,天津、山西、河南、广东、贵州、黑龙江等全国各地14个村和社区,开启了一场东西南北中跨区域“村晚”创意接力大直播。持续4小时的晚会通过近20个优秀节目集中展示各地“村晚”的精彩场面与特产好物,描绘中国农村丰富的人文历史和多彩的地域文化,展现民族团结和小康生活的动人场景。一场全国大联欢,让各地观众直呼过瘾,重庆合川《变脸》等节目中的年俗文化系乡情,四川眉山《节节甜节节高》、上海金山《小笼师傅》等节目中的美食美物解乡愁,还有宁夏盐池《喜看盐池新变化》等节目中的家乡新貌暖人心。视频直播、各地联动,“村晚”把千村万乡的传统文化、乡土乡情以及美丽乡村新面貌呈现在国人和世界人民眼前,那些熟悉的人、熟悉的乡音、熟悉的年俗穿越网络扑面而来,无论身处何地,都仿佛置身其中。(作者:曹兰胜,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编辑:王思硕
王智凯
黑龙江新增确诊病例43例、无症状感染者31例******中新网1月15日电据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消息,1月14日0-24时,黑龙江省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3例(绥化市望奎县,其中13例为望奎县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治愈出院确诊病例1例(黑河市爱辉区)。新增无症状感染者31例(绥化市望奎县25例、绥化市青冈县1例、大庆市萨尔图区1例、伊春市大箐山县1例、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3例)。均为望奎县惠七镇惠七村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和密接的密接。当地根据推送的数据信息在对所有排查出的人员进行核酸筛查中,检测结果呈阳性。专家根据临床症状诊断为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均已转至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隔离治疗或集中医学观察。当地有关部门已对所有排查出的密切接触者和密接的密接落实隔离管控措施,对其曾经活动过的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和封闭管理。国际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且病毒传播方式趋于多样化,省内外多地零星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不断出现,我省已进入应急状态,举全省之力坚决遏制局部疫情扩散。在春节即将来临之际,人流、物流日益增多,大家要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及时关注疫情动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聚会、聚餐,不举办、不参加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不到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倡导大家在省内过节,非紧急情况不出省,非必要不要前往有疫情风险的地区,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如必须外出旅行,要认真做好自我和同行人员健康状况评估,及时了解旅途及目的地疫情防控政策。乘坐铁路、航空、公路客运等公共交通工具时全程佩戴口罩,注意保持手部卫生。要积极配合工作人员开展必要的体温检测、查验“龙江健康码”或“通信大数据行程卡”等工作。凡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抵返我省后要主动向目的地相关部门或社区报告,及时配合进行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等工作。大家要严格遵守重点场所疫情防控管理要求,公共场所、居家环境要常通风、定期消毒,接收境外快递、信函等要进行消毒处理。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症状,要及时到当地定点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发热门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要发挥“哨点”作用,及时发现,及时报告。有疫情的地区要加大分级分区核酸检测力度,快速精准开展流调工作,加强疫情信息推送工作,做好重点地区排查,尤其加强农村地区外来人员排查管控。疫情当前,各地要全面压实属地责任、部门责任、单位责任和岗位责任,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人物同防”的工作要求,把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要提高个人防护意识,保持良好防疫卫生习惯。【编辑:梁静】
李珮心
美主要城市2020年反亚裔仇恨犯罪案件数上升近150%******美主要城市2020年反亚裔仇恨犯罪案件数上升近150%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当地时间3月13日报道,一项基于美国主要城市警察局统计数据的新研究发现,2020年反亚裔仇恨犯罪激增近150%,而总体仇恨犯罪下降了7%。这些数字反映了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对亚裔美国人的歧视日益增长的趋势。加州州立大学圣贝纳迪诺(SanBernardino)分校的仇恨与极端主义研究中心本周发布的这份报告调查了美国16个最大城市的仇恨犯罪,发现在3月和4月,仇恨亚裔的犯罪案件与新冠肺炎的病例暴发一起出现了第一次高峰。纽约市针对亚裔的仇恨犯罪案件从3起上升到28起,波士顿从6起增至14起,洛杉矶从7起增至15起紧随纽约市其后。根据“制止仇恨亚太裔美国人”组织(StopAAPIHate)的统计,自新冠肺炎疫情开始以来,已经报告了2800多起针对亚裔美国人的仇恨事件。而该组织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女性受到的攻击几乎是男性的2.5倍。(央视记者徐德智)【编辑:陈海峰】
徐嘉男
探访浙江侨乡青田医学观察点:家,就在眼前了******中新社青田2月5日电题:探访浙江侨乡青田医学观察点:家,就在眼前了作者张斌张煜欢罗利云透过5楼的小窗口不断向下张望。当看到两个熟悉的身影出现时,她兴奋地挥着手——再过5分钟,就能见到已4年多没见的姐姐和大女儿了。2月5日,浙江青田。从意大利回来的罗利云在当地这一医学观察点内已住了7天。7天和4年比,短暂得不值一提;5层楼的高度与漂洋过海的“万里路”相较,好比咫尺之隔。“我们等着她回来过年,结果一隔离就这么长时间,已经是三个星期了。”等待罗利云解除集中健康观察的姐姐朱秋丽说。她说,妹妹与其丈夫在意大利开办了超市,夫妻俩很忙,只能偶尔交替轮换着回乡过年。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妹妹从意大利飞抵上海后,便按防疫规定进行相关隔离。“虽然要很长时间,但为大家的安全,我们都很配合政府工作,这是应该的。”下楼、填表、签字、最后消杀——5分钟后,罗利云终于和家人结结实实地拥抱在一起。眼眶泛红的她,紧紧搂着姐姐与大女儿。“我们在两年前就买了新房子,这次回来是准备搬新家,我的女儿们已经期待很久了。这次回来就是为了兑现诺言。”罗利云说。“我今天刚刚放假,本来以为妈妈会早点结束医学观察,能来学校接我,但却变成了我接妈妈。”罗利云的女儿说,妈妈已经承诺她,待开学后送其上学“弥补”。青田是中国著名“侨乡”,55万总人口中有33万华侨华人分布于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临近春节,不少华侨华人思乡心切漂洋过海回家过年。抵达中国国内后,华侨华人需按有关健康管理措施进行集中隔离、集中健康观察及日常健康监测。截至目前,青田县共启用医学观察点6个,有近500名华侨华人正在进行集中健康观察。疫情以来,当地已累计观察5445人。“春节前夕,回来的华侨华人明显多了。2月4日一天,我们就接收了80多人。”医学观察点负责人夏正远说,当地在每日根据入境信息联系返乡人员的同时,及时建立微信群,第一时间掌握留观人员数据,提前进行房间分配。据了解,医学观察点工作人员已经开始着手准备青田传统的年夜饭,确保届时仍未解除医学观察的华侨华人度过一个温暖的中国年。年夜饭菜单既包括青田肉膀、青田田鱼等本地菜肴,也包括自热火锅等夜宵。“我们在西班牙做生意20多年,已经两三年没回家了。现在中国国内疫情控制得也好,回来很安心。”当日解除医学观察的西班牙华侨林唐州说。记者离开观察点时,身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端着晚餐上楼。热腾腾的饭菜,让房间内的华侨华人感到,家,就在眼前了。(完)【编辑:李赫】
张香君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考古工作必须走多学科融合研究阐释之路******中新社北京3月26日电(记者孙自法)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历史研究院院长高翔26日强调,考古工作必须走多学科融合研究阐释之路,加强学科融合,是提高考古学学术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全新路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0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当天在北京举行,高翔在开幕式上致辞时作上述表示。他说,2021年是中国考古百年,回望百年考古,在深感荣耀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无论是考古学,还是历史学,都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重大历史问题和理论问题,包括关于人类起源、文明起源等问题还没有完全讲透彻,关于尧舜禹、夏文化等问题还没有完全讲清楚,关于中华文明的内涵以及中华文化延绵不绝的根源等问题还没有完全讲明白。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考古工作中“重发掘、轻研究”的现象还较为突出,大量田野发掘工作完成之后,考古报告迟滞多年出不来,考古成果利用效率大大局限,大量文物沉睡库房,不少资料束之高阁,这一状况也必须引起考古学界的高度重视。高翔指出,走过百年的中国考古学,建构了中国考古的理论体系、学术规范,这是百年考古不断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但是,需要正视的一个事实是,随着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和理论研究的持续深化拓展,以考古学单一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已难以构建更加科学、更加完整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已无法回答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问题。加强学科融合,是提高考古学学术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全新路径。高翔认为,中国以往考古工作和其他学科有融合但不够紧密,有交叉但不够充分。他举例说,去年9月,他去青海热水墓遗址群考古工地调研,热水墓遗址群的考古发现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果,但具体年代、墓葬形制、葬俗、中西文化交流等重要问题,都还没有解决。今年1月都兰热水墓血渭一号墓墓主身份确定,这个重要结论就是多学科综合研究的结果。“类似这样的问题在考古学界还有很多,因此,考古工作一方面需要继续开展深入、科学的挖掘、整理工作,另一方面必须走多学科融合研究阐释之路”。高翔表示,站在百年考古的历史节点,希望全国考古工作者以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为己任,把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责任举在头顶,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重担扛在肩上,不断开创中国考古学的新局面。(完)【编辑:卞立群】
《赘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天权读书网只为原作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并收藏《赘婿》最新章节。